在3月29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展计划司二级巡视员张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国国际航空货运遇到严峻挑战,民航局通过大力增加航空货运运力供给等举措,确保疫情期间国际航空货运供应链稳定。在疫情冲击下,我国国际航空货运遇到严峻挑战,客机腹舱货运能力大幅下降,国际货运网络通达性削弱,航空物流链受冲击。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全货机利用率的提高以及相关支持政策措施的陆续出台,我国国际航空货运能力紧张的情况会得到一定缓解。目前中外航空公司国际全货运航班将增至每周930班,已接近疫情前的水平。
国航
3月16日12时03分,搭载着9.8吨1,634件包含口罩、防护服、消毒凝胶等防疫物资的国航CA925航班平稳降落东京成田机场。3月17日,国航还利用CA925、CA125航班的腹舱装载能力将总计18.3吨的防疫物资运往日本东京和韩国首尔。围绕防疫物资的转运和空中运输保障工作,国货航定制了专属保障方案,确保货物高效过检,经过各环节的周密部署,保障了货物的高效运输。
东航
作为中国支援意大利抗疫物资的主要承运人,东航承运了中国赴意大利的第一、第二、第三批抗疫医疗专家组及有关物资驰援意大利。3月24日凌晨,东航一架A330“货机”承载着一批紧急医疗物资,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前往欧洲。而几天前,它还是一架运输旅客的客机,为充分利用机身空间,承载足够多的医疗物资,3月21日,东航技术公司对两架A330飞机进行了紧急“客改货”的改装工作,为运输抗疫物资提供了先决保障。
南航
北京时间2月24日12时03分,一架南航B777F全货机载着41.2吨防疫物资从悉尼起飞,预计21时26分抵达湖北武汉。这是疫情发生以来,南航首次执行海外直飞武汉的全货机航班。
随着复产复工有序推进,南航所有货机正班航线已在2月中旬全面恢复。据统计,截至2月24日,南航海内外各单位共65个站点承运援助物资183,993件,2,328吨。南航表示将继续畅通“空中动脉”,发挥货机机队和航线网络优势,24小时不间断保持防疫救援物资绿色通道畅通。
国际航空公司方面,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物资运输需求,近日达美航空重启部分中美固定航班,专门执行货运任务,首批航班将在底特律和上海之间运营。上周,达美航空在都柏林和亚特兰大、洛杉矶和悉尼之间运营多个航班,运输急需物资。新的货运包机服务充分利用部分可能闲置停场的客机,为重要物资提供安全可靠的空运服务,将物资高效地送往全球各地。3月30日起,卡塔尔航空已成为首家恢复所有中国内地航点腹舱货运服务的中东航空公司,利用其250多架飞机运力调配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助力中国航空物流业发展。3月31日,新西兰航空全球首架波音787-9梦想客机满载货物顺利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此次复航中国市场标志着新西兰航空正式开启“客转货”模式。
目前美洲市场、欧洲市场,以及亚洲市场上的诸多航空公司都已采用了客机改货运的方式。其中我国民航局在一再收紧国际客运航班总量的同时,也强调各航空公司可利用客机执行全货运航班,不计入客运航班总量,为货运市场开了“绿灯”。
上海作为全国乃至世界前列的国际航运中心,上海航空枢纽及配套建设已经颇具成效,并带动整个华东地区航空航天产业的急速发展。为更好的推进中国通用及民用航空业、商务航空业的发展,上海市航空学会、高登商业与相关主管部门等单位定于2021年06月16日-1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2021第八届上海国际航空航天技术与设备展览会”。 让我们共同见证中国航空业在疫情之下的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