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 微信二维码

  • 微博二维码

  • 指导单位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批准单位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航空学会
    协办单位
    各地航空学会
    承办单位
    上海高登商业展览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中国航空学会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
    中国民用机场协会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中航国际租赁有限公司
    宝武特种冶金有限公司
    上海吉祥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连接
        如何前往会场 酒店住宿
        关于签证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电话
    (86-21) 6439-6190
    (86-21) 5013-1760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新冠肺炎疫情中通用航空的应用特点及趋势

     时 间:2020-02-18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通用航空以自身灵活机动、运输高效迅速、投送精准等特点,在小尺度区域范围内,承担抗疫人员转移、医疗物资运送、交通疏导、空中勘察、空中消毒等任务,充分发挥了“安全、快速、多元”的应急特点。此次在新冠肺炎疫情中, 通用航空的应用经验和特点总结,将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的通航应用提供宝贵经验,有利于推动我国突发事件应急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的现代化。
     
    通用航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一线作用突出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湖北作为此次最严重的疫区,抵抗疫情过程面临诸多挑战。第一,疫区重点医院的救援物资、医疗装备、救援人员等纷纷告急。全国支援的医疗物资由于物流、管理等多种原因无法高效及时派送到一线,对疫情控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第二,地面交通不同程度阻断影响急用物资运输效率。疫情防控过程中,各城市进出道路都采取了比较严格的进出防疫检验措施,部分路段实行了封闭管理,甚至部分地区采用了堵路、挖路等极端手段限制外来人员进入,一时间导致应急物资、人员运输的效率受到较大影响。第三,城市社区、乡村监控防疫形势严峻。此次疫情传播快、波及范围广、医疗救治能力有限,决定了应对策略以防控为主、救治为辅,但在高风险的城市社区、低设防的农村,相关管理人员吃紧、社区监控防护形势严峻、乡村防疫宣传难度大。
     
    上述疫情发展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为通用航空发挥作用提供了机遇。一是成为防疫物资精准投送的重要手段。通用航空以其点对点运输、运输中无需检验防疫环节等特点, 成为急需、关键医疗物资快速运输、精准投送到战疫第一线的最有效方式之一,真正实现快速突破空间和时间限制运输,有效提升人员、物资的精准投送。二是搭建突破交通阻断地区的空中桥梁。通用航空以其机动灵活,受起降场地基础设施限制少的特点,成为打通交通阻断地区物资运输通道,高效实现离岛、海上邮轮等快捷交通难以覆盖地区的物资取运。三是为城市社区、乡村防疫提供创新手段。近期,全国不少城市的街道、社区、乡镇、农村利用无人机开展防疫工作, 并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为通用航空创新参与抵抗新冠肺炎疫情开辟了一条全新战线。
     
    通用航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呈现新特点
     
    此次疫情,扩散范围波及全国,应急处置形势严峻,通用航空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 重点服务于疫情突出、形势严峻地区。按照近日新冠肺炎疫情实时动态数据中,以确诊人数最多的前三个(湖北、广东、浙江)省份的通用航空数据,可以看出,通用航空在抗击疫情中呈现出民营化突出、直升机为主、无人机创新战线等特点。
     
    (一)救援企业主体以民营企业为主。与汶川地震救援时,国资背景通航企业占主导有所不同,此次抗击疫情的参与主体呈现民营化趋势。截至2019年底,全国通用航空企业478家,湖北、广东、浙江省通用航空企业分别为24家、41家、14家,其中国有全资及国资参股企业分别为8家、2家,其他69家通航公司均为民营企业。
     
    2月7日,航空工业通飞所属荆门通航从上海浦东机场运输一批紧急防疫物资(口罩、防护服等)到襄阳机场。
     
    从应对疫情中的表现看,参与救援的通航企业呈现两大特点。
     
    一是国有企业请战积极。上述多数国资背景企业都向所辖管理局、行业协会提交了抗疫请战书,其中,湖北楚天通航临危受命, 派遣“大棕熊”飞机高效出色完成了2月3日由南京转运至武汉、2月7日由武汉转运至合肥的两项防疫物资转运任务,为医疗救援争取了宝贵时间;中信海直勇于担当,针对天津海域“歌诗达赛琳娜号”邮轮(载有超过100名湖北籍游客),第一时间派遣直升机以悬吊方式赴邮轮快速取送发热病人待检样本交付天津市疾控中心,缩短了邮轮在锚地的停驻时间,为政府及时决策创造时间窗口,上述行动充分体现了国有企业在疫情面前的担当,也体现出通用航空在提高应急救援时效性方面的优势。
     
    二是民营企业表现亮眼。2月1日,上海金汇通航湖北分公司派遣直升机由武汉市赴仙桃市承运医疗物资,在1小时内高效完成了取货、运输、投送,较地面交通取运至少节省了3小时,第一时间将3000多套防护服和2.4万余只口罩等防疫物资的定向移交给武汉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确保物资第一时间精准投送到抗击肺炎疫情的医疗机构第一线,也正式打响了此次通用航空抗击新肺疫情的第一枪。架起“空中快通桥”。随后,青岛直升机、浙江捷德、上海新空、湖北同诚通航公司纷纷投入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在突破交通中断、快捷转运物资、精准投送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 上述通用航空公司已实现转运物资近30吨, 极大提高了重点疫区的呼吸机、全自动核酸提取仪、提取试剂及医用防护口罩和防护服等稀缺医疗防疫物资的城市间转运,提高了精准投送的效率。
     
    (二)实施救援的航空器以直升机为主。截至2019年底,全国通用航空器中,固定翼飞机1724架、直升机1000架;另外还有超过39.2万架已实名登记的无人机。其中,湖北地区的可用固定翼飞机125架,直升机42架。广东省的可用固定翼飞机98架,直升机128架;浙江省的可用固定翼飞机41架,直升机25架。此次疫情应对中,出动固定翼飞机1架,直升机10余架,主要实施救援的航空器以直升机为主。
     
    1.固定翼飞机主要承担中远距大量物资运输。此次疫情救援中,通用航空公司已使用的固定翼飞机为“大棕熊”飞机,主要用于武汉与南京、合肥之间的物资转运。该飞机为非增压舱的机型,客舱宽敞,在标准客舱布局下可搭载8名乘客,拆掉座椅后可装货物,该机型飞机全国共计25架,广泛应用于航拍航测、航空跳伞、水陆两用、通勤飞行、应急救援等不同作业任务。
     
    2.直升机重点实施突围交通运输和精准投运。此次疫情救援中,使用更为广泛的是直升机, 包括AW109、H125、H135、H155、米-171等,全国共有上述飞机合计111架。
     
    直升机主要用于物资院间转运、交通阻断地区应急运输、急用稀缺少量物资投送等。以2月4日襄阳市红十字会请求动用直升机为例,因道路封闭,有一批捐赠襄阳各医院的紧急医疗物资无法从武汉运抵襄阳。湖北同诚通航公司接到上级部门相关信息后,动用4架直升机,于2月5日9时从驻地荆州沙市机场出发,9时50分到武汉黄陂临时起降点进行装机,11时30分便飞抵襄阳刘集机场,将101件共计808千克的应急医疗物资安全送达。
     
    (三)无人机应用开创通用航空抵抗疫情新战线。此次疫情中,全国不少城市的街道、社区、乡镇、农村利用无人机开展防疫工作,并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为通用航空创新参与抵抗新冠肺炎疫情开辟了一条全新战线。目前,我国无人机按照重量可以分为微型、轻型、小型、中型和大型,2018年数量分别为8052架、17421架、19022架、8678架、935架,主要应用于航空喷洒、航空摄影、空中拍照、空中巡线、驾驶员培训、表演飞行等。由于应用广泛、涉及数量较大, 其重点战线包括以下5个方面。
     
     
    无人机消杀防疫喷洒
     
    1.社区空中指挥巡查。为提升社区防疫管理效能,疫情期间,具备空中拍照功能的无人机,可以作为巡查、监测、监控社区内部、道路行人的工具,实现驱散聚众活动,监控路人防疫措施等情况。在浙江、江西、成都、山西、江苏、吉林、广西等地的多个社区, 无人机已经作为重要的疫情防疫力量参与到工作中来,重点巡逻人口密集点,除了“喊话”提醒居民做好自我防护,也及时宣传防疫注意事项,警告驱散聚众活动。
     
    2.城市空中特需物资运送。为减少人员接触,缓解医护人手紧张问题,具备小件派送的无人机,承担了城市医护特需物资的空中派送。浙江迅蚁主动提出以解决新昌县人民医院与县疾控中心及其分院间“城市无人机投送通道”,取送检测标本。2月6日,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人民医院“抗疫应急物资及标本无人机”顺利完成全流程飞行运输, 标志着全国首个抗疫“城市空中运输桥梁”已搭建完成,为后续战“疫”增添一道坚实的保障。
     
    3.小范围消杀防疫喷洒。无人机相比人工地面消毒,具有高效低风险、安全性好等特点。具有航空喷洒功能的植保无人机,被改为消毒机器人,成了各地农村乃至城区社区防疫消杀的“超级神器”,提高了消杀工作效率,降低病毒传播风险。1月28日,甘肃神龙通航调用两架消杀无人机开展兰州部分地区的消杀防疫工作,仅用了3小时,实现了18300多平方米的场所等进行了全方位无死角的大面积消杀。
     
    4.零接触高效测温人工测量体温需要近距离接触,增加了感染概率。具备红外探测器的无人机可识别人群、自主悬停、快速完成人群体温测量工作,还可将测量数据快速传输到手机或者电脑中,提高检测人员的工作效率。
     
    5.夜间救援工程照明。武汉雷神山医院施工期间。浙江一家专业智能装备公司捐赠的6架照明无人机停留在50米的高空,每架可照亮6000平方米的范围,可持续照明10小时,成为这次施工主力照明系统的有力补充。
     
    下一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应用趋势
     
     
    直升机开展空中全覆无人机消杀防疫喷洒。 盖喷洒消毒防控作业。
     
    通用航空将在多种场景应用、多种功能叠加、多种运营模式切换,持续提升对抗疫情的适应性,同时,无人机的广泛应用,将使得通用航空的战略性进一步提升。下一步, 通用航空将有机会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深化应用,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
     
    一是物资和专家短途转运仍是通用航空发力的重点领域。伴随医疗救治、药物研发, 高水平专家团队、时效性强的实验药物试剂等,将频繁地在武汉与全国各大医学药物科研院所的流动。通用航空在区域内的关键物资、专家的快速运输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是通航包机将成为商务旅客的中长距离出行的最优交通选择。通航短途运输起降多在偏小机场,机场人员集中少,机上乘客数量少,感染几率小,在疫情期间的区域交通出行市场竞争力有望提高。公务航空空间相对宽敞,私密性好,较好地规避了公共交通的感染风险,无疑成为高端商务人群远距离出行的最优选择。
     
    三是无人机物流将在城市、乡村物流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无人机物流具有不受地面交通和地形限制、维护运营成本较低、运输效率高速度快、适用于轻小快件高频次运输等特点,疫情期间,为减少人与人的直接接触,降低感染风险,针对城市内物流、外送等服务,必然进一步提升无人机物流应用场景和价值。
     
    四是远程飞行培训模式将被正视并广泛推广以抵消疫情影响。VR带来的沉浸体验使飞行员就像坐在驾驶舱里,在逼真的场景中操作。VR飞行培训眼镜价格比飞行模拟器低廉很多,同时,可以实现远程训练,且支持多名飞行员同时训练。在疫情中,VR线上飞行培训将有效替代面对面飞行培训, 降低风险,抵消疫情影响,推进提高培训效率。